评分:9.7
历史永远铭记 30集全
罗伟 刘萌萌 朱宏嘉 谭皓 宋雨霏 张继南
万盛华
励志 励志
中国内地
2015
汉语普通话
第4集:农村愚昧陋习引海德姆愤懑

彭德怀从西线发来电报,部队已到达甘肃、宁夏交界一带。在周恩来的陪同下,海德姆和斯诺随后续部队前往那里,见到彭德怀。

老人向导带海德姆在村子里了解情况,正好一家村民小孩得了急病,症状是肚子疼,发烧,吃了三天郎中开的药不见效,正在请巫婆跳大神。海德姆听到症状判断孩子得了急性阑尾炎,应该立刻开刀动手术,孩子的父亲根本不信海德的话,还被巫婆说这个洋鬼子是恶鬼,应该赶走。当红军医生赶来已晚,孩子因为延误治疗死了。海德姆感到非常气愤,明白“越是贫穷越相信鬼神”,这种封建落后的观念急需改变。

彭德怀命令小红军三娃保护斯诺,红军队长秤砣的弟弟三斤半保护海德姆。在海德姆翻看苏菲的照片和翡翠手坠的时候,三斤半提醒海德姆,女人送礼物给男人是喜欢他的意思,象征着定情信物。

周恩来得知海德姆的祖籍是黎巴嫩,会阿拉伯语,于是请他出面与当地阿訇勾通,为了便于结识群众,周恩来还给海德姆起了个中国名字叫马海德,这样一改,既保留了原美国姓,又增加了边区回族同胞姓氏常见的“马”字。有了中国名字,这让海德姆非常激动。红军和回民因为老水井的打水问题引起纠纷,在彭德怀的教育下,红军战士认识到自己的错误,马海德也很快得到了阿訇的信任,阿訇明白了红军北上抗日的意义,愿意帮助红军。

马海德在彭德怀的陪同下考察了红军的医院和药房,在这里他见到了曾经到上海接应药品的李宁远。并针对苏区面临国民党严重封锁而投医少药的情况,提出了大力加强预防工作的建议。

第5集:马海德临行决意留在苏区

由于红军缺少医生,红军医院李宁远主任原来是学兽医的,但在实践中积累了很多经验,特别是骨科很拿手,人称李一刀,很受战士和老百姓的尊敬。马海德听说李宁远是兽医出身,感到很惊讶,不由得笑起来,让李宁远有点生气,以为正规医科大学毕业的马德远在嘲笑自己。马德海向李主任道歉。

由于医疗条件有限,红军的伤员都分散在老乡家里,李主任带马德海查看红军设在老乡家的流动病房,不仅卫生条件差,而且没有专业的护理人员,仅仅是农妇用熬制的中药为伤员清洗伤口,伤员多有感染,马德海为此非常生气,误以为李主任没有医生对伤员的责任心,李主任激动地解释,在没有经费、药品、医生、护士的情况下,这是不得已而为之。

晚上休息的时候,警卫员三斤半对马德海说,他小时候受伤,也曾被郎中用中草药治好过,让马德海反省自己是不是误会了李主任。而李主任也在虚心向医院里会英语的大夫请教,想学习英语,提高自己,看懂药瓶上的英文。

斯诺的随地调查采访即将结束,他还将赶往保安对毛泽东做一个深度采访,争取在年底向全世界发布这篇重要的通讯报告。马德海从上海带来的药品也即将用完,需要他继续回上海为红军苏区采购药品,他们二人相约离开。

乡亲们得知马德海即将离开,纷纷拿出家里最珍贵的东西,赶来为他送行,感谢他无私为大家医治伤病。马德海说自己是红军一员,要用红军的纪律来要求自己,不收老乡一份礼物。

临行前夜,马海德觉得这里的情况需要自己,突然决定不走了,他把筹集医疗器材和药品的单子交给了斯诺,并嘱咐斯诺不要在通讯报告中写他的情况,以免在美国的家人受牵连。

第6集:马海德初上战场

红一、二、四方面军即将大会师的消息传来,马海德随红军医院向甘肃会宁进发。途中遇到敌人围攻,李主任命令大家在离战场15里外的地方扎营,并安排一个帐篷给马海德休息,他自己上战场去指挥抢救伤员。

马海德不愿意自己置身战场之外,执意要上战场参与抢救伤员。为了保护马海德,通讯兵三娃不幸被炸弹炸死,光荣牺牲,马海德悲痛万分。李主任说他不是红军,是外国友人,需要受到保护,这也让马海德感到失落。

马海德和李主任一起向周恩来和彭德怀请求处分。马海德认为自己身为红军顾问,却没有及时上战场救治伤员,很不应该。周恩来说他作为红军急需的人才,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,完成自己的使命,不能牺牲。马海德才认识到自己的错误,不听劝阻,私自上战场,让三娃为掩护自己牺牲了生命。

马海德被红军的精神所鼓舞,要求加入红军,周恩来发了一套红军军服给他,他非常爱惜。军队文工团邀请马海德教她们跳美国舞,恍惚中,他想起了心爱的苏菲。

苏菲和同学在深夜的上海街头张贴传单,被警察盘查,幸好遇到表哥,才替她们解了围。在围观人群,苏菲发现警察把洪云飞抓走了,她以为是宋贞娣告密,感到很气愤。

1936年10月,马海德所在的红军一方面军和二、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,马海德为自己亲历见证这一伟大时刻而感到激动兴奋,他终于见到朱德总司令长和贺龙将军。彭德怀决定把马海德的坐骑从驴子换成更舒服的马。贺龙答应马海德,只要能骑他的马跑一圈,就把自己的好马送给他。马海德在三斤半的帮助下,胆颤心惊地骑了一圈。

所有剧情: